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”,勤俭节约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自古以来,勤俭节约就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影响。
在封建时期,当一个国家的君主沉迷享乐,挥霍无度时,这个国家很快就会走向灭亡,而一个君主提倡勤俭节约,并以身作则时,那么国家往往强大而繁荣。
在古代,我国就有许多提倡勤俭节约的人,苏轼就是其中之一,在他做官期间,他总是精打细算,把自己俸禄花到刀刃上,而且他还具备忧患意识,将多余的钱财存放起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
在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曾度过一段苦难时期,在那段时间里,人民生活艰难,于是更加重视节约,而经历过那段饥荒时段的人,更是十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,他们常常将当年的情景挂在嘴边,用当年的实例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,让他们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。
江西老人王添彩就是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,所以她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,即使自己有着巨额财产,她也不舍得花,而是一味的节俭。
展开剩余83%出身贫寒
王添彩出生于江西的一个贫困家庭,家中共有四个孩子,她出生于乱世,国家正处于战争之中,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贫困家庭生活更加艰难。
王添彩的父母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,他们总是将最好的都留给儿子,在家中,食物总是弟弟先吃,家务活总是姐姐们干,所以王添彩和姐姐们常常吃不饱,在她们忙完繁琐的家务后,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充饥。
王添彩在家中排行老三,所以她的衣物都是姐姐们剩下的,当时的衣物总是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于是当衣物穿在她身上时,常常充满了补丁,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,王添彩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,而这个习惯也一直伴随着她的一生。
王添彩本人勤劳能干,而且勤俭持家,所以在她到达适婚年龄后,很快就有男子向她求亲,两人顺理成章在一起,形成一段佳缘。
痛失亲人
成婚后的王添彩和丈夫过上了幸福生活,丈夫虽然家庭条件一般,但他是真心对待王添彩,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努力,向着美好生活前进。
婚后,王添彩和丈夫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,当时很多人都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,但王添彩的丈夫却丝毫不在意两个孩子都是女儿,他也不强求王添彩生儿子,两人和他们可爱的女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然而,好景不长,一次大女儿哭喊着自己肚子疼,肚子疼一般人们都会认为是吃了不当的食物,王添彩也这样认为,所以她并没有过分在意这件事情,只是为孩子买了普通的药。
在服用药物后,大女儿依旧喊着疼痛,严重时甚至直接昏倒,面对失去意识的女儿,王添彩感到心慌,于是和丈夫一起把孩子送往医院。
但王添彩家住农村,当时的交通条件恶劣,从他们家到医院需要一大段路程,所以当他们将孩子送至医院时,却被告知已经错过治疗时间,乖巧的大女儿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父母。
失去大女儿后,王添彩更加珍视自己的小女儿,将对大女儿的爱一起放在小女儿身上,悉心呵护她的成长,生怕她也生病。
但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已经失去一个孩子的家庭,即使是在王添彩细致入微地照料下,小女儿还是得了重病,这次他们不敢耽搁,选择去医院检查。
在完成检查后,王添彩夫妇知道女儿得了重病,要想医治这个病必须投入大量的金钱,这笔钱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,但他们没有选择放弃,而是尽全力去赚钱以治疗自己的孩子,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努力,都无法留住女儿的生命,他们最终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小女儿。
失去两个孩子对王添彩夫妇造成巨大打击,他们两人没有选择再养孩子,而是相互扶持走完一生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,丈夫因工作不幸遇难离世,那个幸福的一家四口如今只剩下王添彩一人,从此她就开始自己孤单的生活。
孤单生活
陆续失去亲人的王添彩感到悲哀,但她没有放弃生的希望,即使只剩自己一人,她也要乐观地活着。
丈夫因意外离世,所以工地给了王添彩一笔赔偿金,但她并没有改变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,吃饭常常是馒头就咸菜,穿的是年轻时的衣服,在完全有资本过更好的生活时,王添彩依旧不舍地花钱,总是想着把钱攒起来。
有时王添彩也会上街去捡一些废品去售卖,而村干部看到她的情况也给她申请了国家的补助,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也对她进行捐助,但无论有多少钱,她依旧不舍地花,只是将钱都存放起来。
王添彩老人在生病时也不舍得花钱,不愿意花钱就医,只是买些普通药物来治疗自己,或者自己扛过病痛。
在2018年,这位老人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没有获得胜利,与世长辞。在村民帮她整理遗物时,发现了一袋现金,六个村民清点三小时才清点完毕,此时他们才知道这位生活清苦的老人竟有如此多的财产,这些财产与她平时的生活差了许多,让人难以建立联系。
小结:
王添彩老人的一生充满了曲折,命运仿佛只是短暂地眷顾了她一下,她的人生大部分是昏暗的,但在这昏暗的人生中,她依旧努力的生活着,不放弃生命的希望。
当代青年人要积极乐观看待世间万物,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失意就放弃美好世界,只要心怀美好,美梦就有机会成真。
发布于:天津市